您现在的位置是:达州新闻网 > 军事 >
中泰“蓝色突击-2025”海军联训丨流动的国土和平
军事 人已围观
简介中泰双方参训队员列队行进。解放军报记者郭澍东摄我舰载直升机从祁连山舰甲板起飞。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乔晨曦摄 中泰“蓝色突击-2025”海军联合训练3月30日展开联合搜救等科目……...
中泰双方参训队员列队行进。解放军报记者 郭澍东摄
我舰载直升机从祁连山舰甲板起飞。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乔晨曦摄
中泰“蓝色突击-2025”海军联合训练3月30日展开联合搜救等科目演练,记者随中国海军祁连山舰一起行动。
作为一艘“年轻”的071型综合登陆舰,祁连山舰2021年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。
攀上舷梯,穿过宽敞的飞行甲板,走进迷宫一样的船舱,一面贴满便利贴的心愿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:上面既有用阿拉伯语写下的留言,也有用不太工整的汉字写下的祝福。一位舰员看出了我的疑惑,解释道:“阿拉伯语留言是参加中沙‘蓝剑-2023’海军特战联合训练的沙特军人写下的;还有外军官兵登舰参观时用不太熟练的中文留言。”
尽管入列才4年,祁连山舰已多次执行联演联训任务。从中沙“蓝剑-2023”、中柬“金龙-2024”、“和平团结-2024”,到此次中泰“蓝色突击-2025”,通过一次次任务的锤炼,全舰官兵开阔了视野、提升了能力。在一次次对外交流中,祁连山舰为世界领略新时代中国军队风采打开又一扇窗。
作为一名入伍21年的老兵,朱俊明已是第二次参加中泰“蓝色突击”系列海军联训。尽管战位从小艇变换到大型登陆舰,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好,但他的工作标准一如既往,“即便加班加点,也要把任务完成好,向世界展示中国海军形象”。
“之前出海少、走不远,如今我们越走越远,跟外国海军的交流也越来越多,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水兵感到自豪。”朱俊明说。
去年5月,赴柬埔寨参加中柬“金龙-2024”联演的祁连山舰在西哈努克港举行舰艇开放活动,吸引了当地众多民众和华人华侨登舰参观。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当地民众对中国海军的了解,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海军自信、开放的形象。
“在与外军官兵的交流中我们增长了见识,越来越自信。”机电长鄢景自祁连山舰入列起就一直在舰上服役,他说十几年前看到一些海军大国的舰艇时会感到羡慕,如今我们在舰艇开放活动时往往会收获别人羡慕的眼光。
军舰是流动的国土。作为国际化军种,海军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对外交流、展示国家形象的使命。随着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拓展,中国海军逐步走向远洋,和更多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,海军官兵越来越多地发挥了和平使者的作用。
当日海上科目训练接近尾声的时候,祁连山舰船舱里传来了熟悉的歌声。记者循声找去,原来是几名泰国官兵在学唱中文歌。一曲唱罢,第一次登上中国军舰的泰国海军陆战队中尉帕勇萨·空希竖起大拇指说:“中国海军很棒,中泰一家亲!欢迎中国海军2027年到泰国参加联合训练!”
从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,中国海军不断走向深蓝,一艘艘现代化战舰,让世界看到了一支爱好和平的威武之师。(记者 徐 琳)
下一篇:摸清思想底数 激发教育活力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“清澈的爱”生生不息
飞机南翔,越过山海。在陈祥榕烈士牺牲5周年之际,记者一路追寻,来到英雄的故乡——闽东革命老区。这里森林覆盖率高,满眼山绿...……中俄“海上联合-2025”联合演习进入海
解放军报符拉迪沃斯托克8月3日电田沛羽、记者李倩报道:中俄“海上联合-2025”联合演习3日进入海上演练阶段,双方参演舰...……火箭军工程大学官兵送水上门解难,村民的水
7月23日,火箭军工程大学官兵为水泉子村送水。解放军报特约记者钟福明摄日头火辣辣的,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水泉子村村民窦栓美...……空军某部组织飞行训练
夏日,空军某部组织飞行训练。王鑫伟摄…………全程伴随,“一张网”支撑多个群
信息支援部队某旅网信分队官兵进行装备联调联试。冯飞飞摄天空,无人机伴飞直升机分群,开辟空中信号通道;海上,支援艇伴航舰艇...……山东舰上,离“飞鲨”最近的那群人
香江之畔,维港之滨,山东舰的到访为这个夏天的香港烙下深蓝印记。甲板上,前来参观的市民流连驻足,一架架静卧的歼-15舰载机...……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
7月3日上午,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。蒲海洋摄本报香港7月3日电记者陈典宏、王小敏报道: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,...……“数字聚变”的当量有多大
空军某基地官兵进行装备保障。刘载誉摄汇聚像珍惜每一颗子弹一样,不浪费每一个数据高清军用数字地图铺满整个屏幕,映入空军某基...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