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达州新闻网 > 军事 >
四十三个英名刻进村史 三十余载烛火映照忠魂
军事 人已围观
简介杨柳依依道春意,又是一年清明时。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南港头村的祠堂内,84岁义务守祠人、村民周大友站在烈士谱旁,43个烈士名字在他沙哑的讲述中鲜活起来。“周厚刚,1924年出……...
杨柳依依道春意,又是一年清明时。
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南港头村的祠堂内,84岁义务守祠人、村民周大友站在烈士谱旁,43个烈士名字在他沙哑的讲述中鲜活起来。
“周厚刚,1924年出生,1946年入伍,曾任第20军59师176团5连连长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他率领全连坚守8昼夜,击退敌人40多次进攻,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、追授为‘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’……”
南港头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历史底蕴。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,一批批村民积极参军入伍,43名南港头村好儿郎献出了宝贵生命。
“保家卫国牺牲的人,什么时候也不能忘!”南港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周世超介绍,1988年12月,村里决定重建周氏祠堂,重修族谱过程中,村民们一致认为:和平安稳的日子,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,作为后人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。
于是,重新规划祠堂时,村民专门制作一面烈士谱,悬挂在祠堂右侧,将南港头村43位牺牲烈士的名字、入伍时间、牺牲地点等信息一一写明,还请专人书写“英灵流芳千古 忠魂与世长存”挽联,悬挂在烈士谱两侧。每逢春节、清明节等节日,南港头村都会在祠堂举行祭祖活动并祭拜烈士,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周氏子孙。
翻看周氏家谱,感慨家风的延续;瞻仰烈士谱,感怀牺牲之壮烈——周大仁,1942年在抗日战争中牺牲,年仅18岁;周之岱,1947年在解放莱阳战斗中牺牲,年仅19岁;周厚刚,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,年仅29岁……烈士谱上的这些烈士,牺牲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。
“叔叔没有留下后代,不知道他的遗骸安葬在哪里,逢年过节,我们就到这里给他上炷香。”周厚刚烈士的侄子周建强说。
当祠堂的灯火照亮43位烈士生平,那些模糊的家族记忆终于有了具象的载体。自村里将烈士谱挂进祠堂后,每逢清明,周家全家老小都会在此开展特殊的“家祭”,提醒后代子孙不忘家族烈士事迹,把英烈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豆面捏的生肖灯在供桌上投下摇曳光影,周大友轻抚着烈士谱上细密的裂纹,告诉笔者,自悬挂烈士谱以来,他义务守祠至今已30余载,每次村民带领子孙后代来祭拜英烈,他都会站在烈士谱前为大家讲讲烈士们的故事。
“这些故事一直是村民口口相传,以前没有文字记录。”周大友说,祖辈讲给父辈听,父辈讲给孙辈听,如今南港头村的村民,无论男女老少,都能讲几个烈士故事。这些零散的口述史被一代代传颂,经过岁月沉淀,编织成村庄的精神经纬。
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愈发鲜亮。祠堂内,总有稚嫩童声复述着周大友口中的故事;祠堂外,南港头村70余个年轻背影循着烈士精神的指引走进军营,用拼搏收获30余枚军功章。
烛泪顺着铜灯台蜿蜒而下,映照着烈士谱上不褪色的名字。84岁的守祠人身子挺直,如同他守护的43座精神丰碑——
在这里,历史从未尘封,英雄永远年轻。(管水锁、陈晓君)
来源:中国国防报
上一篇:欧洲防务自主迈向新阶段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我军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加速构建
空军某部战机编队飞赴目标空域(资料照片)。本报特约记者杨盼摄金秋时节,一场实战化演练激烈展开。空中,空军无人机与陆军直升...……
让“生命线”焕发蓬勃生机
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”正在进行战术训练。戴胜丰摄金秋的华北大地,层林尽染。走进平型关大捷纪念馆,一份1937年9月29日的...……
新疆军区某团开展驾驶训练
近日,新疆军区某团开展驾驶训练。曾存军摄…………
“解放区的天,是明朗的天”
江苏省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。唐艳蓉摄盛夏清晨,日出东方,朦胧的天空渐渐明亮。“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,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……...……
海军某舰艇训练中心开展训练
夏日,海军某舰艇训练中心开展训练。王磊摄…………
“清澈的爱”生生不息
飞机南翔,越过山海。在陈祥榕烈士牺牲5周年之际,记者一路追寻,来到英雄的故乡——闽东革命老区。这里森林覆盖率高,满眼山绿...……
中俄“海上联合-2025”联合演习进入海
解放军报符拉迪沃斯托克8月3日电田沛羽、记者李倩报道:中俄“海上联合-2025”联合演习3日进入海上演练阶段,双方参演舰...……
火箭军工程大学官兵送水上门解难,村民的水
7月23日,火箭军工程大学官兵为水泉子村送水。解放军报特约记者钟福明摄日头火辣辣的,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水泉子村村民窦栓美...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