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达州新闻网 > 科技 >
新华网三评之三:既要“看家神器”,更要邻里
科技 人已围观
简介“家门口到底能不能装摄像头?”近日正式实施的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回应了这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。……...
新华网北京4月17日电题:既要“看家神器”,更要邻里和谐
新华网记者康锦谦
“家门口到底能不能装摄像头?”近日正式实施的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回应了这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。
新规明确,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,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,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涉及公共安全、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。
在家庭安防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,监控设备已成为许多家庭的“看家神器”。然而,当摄像头的视角无意中覆盖到邻居的日常生活空间时,不仅可能引发邻里矛盾,更可能触碰法律红线。
按照新规的界定,具体来说,如果摄像头持续记录邻居家门口的人员往来、频繁拍到邻居的脸等,就可能超出了法律规定的“保护自身人身安全、财产安全”的必要限度,存在“侵犯他人合法权益”的嫌疑。
不久前,某地方法院强制执行了一起因安装监控摄像头引发的邻里纠纷案。诉讼过程中,法院经现场勘查认定,被告安装的摄像头确实能够记录原告家庭成员出入情况、访客信息等私人生活内容,在特定角度还可能拍摄到室内场景,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。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拆除监控设备并销毁相关录像资料。
家门口装摄像头不是简单的个体行为,而事关公共安全与他人隐私。在摄像头照得到的地方,需要法律划定物理边界;在照不到的人心深处,更需要建立隐私尊重的精神边界。
“安装前多沟通,总比事后闹纠纷强。”一位网友的留言道出了问题的关键。在实际操作中,不妨在安装前主动与邻居协商,明确监控范围;安装时通过技术手段限定拍摄区域,避免镜头对准邻居门窗等私密空间。
远亲不如近邻。家庭安防设备安装的初衷是守护安全,而非制造隔阂。毕竟,真正的安全感不仅来自技术防护,也来自于和谐共处。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
近期,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,或自编自导自演、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,以此吸粉引流、非法牟利。…………青海开启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共生新范式
4月18日,中国联通与天合光能联合主办的“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微电网项目全容量并网仪式”在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四期...……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阿维塔06开启预售
3月27日,阿维塔科技举办阿维塔 06全球首秀暨预售发布会,正式发布开售第四款战略产品阿维塔06,推出纯电、增程共五个版...……台州联通创新打造“路安通”智慧校园平台
在台州市路桥区,每逢上下学时段,校园周边道路常常被接送车辆堵得水泄不通,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成为困扰师生家长的痛点。…………台州联通开展春季景区网络保障行动
随着气温回升,台州各大景区、网红打卡点迎来春游热潮,客流量持续攀升。…………易观千帆发布“三度用户体验管理标准”
3月27日,易观千帆在京正式发布“金融行业三度用户体验管理标准”。…………因聚而生 众智有为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
3月20日,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在深圳隆重举行。…………光明网评论员:抓取个人隐私就是抢劫
光明网评论员:抓取个人隐私就是抢劫 【阅读提示】曝光个人信息“黑洞”!有平台号称一天处理100亿条数据 光明网评论员...……